這屆2020東京奧運,台灣共獲得2金4銀6銅共計12面獎牌,這次總計有68位選手參賽,我們台灣各大新聞媒體、社交平台上人人都關注奪牌選手,仍有選手沒有獲獎,或是當初參加目標就不一定是奪牌,畢竟奪牌之路不是一簇可及。
就像李智凱苦練20年、失敗過好幾百次才完成的完美落地奪牌,而像中華競技體操男團相隔56年再獲得參加奧運資格,目標其實不是奪牌而是團體前八,在台灣體育競技這條道路上,我們都為選手奪牌喝采,但其實參加奧運對每位選手來說都是尋求突破再突破的機會,對選手來說,他們可以從奧運會帶走什麼呢?
我們會對錄取夢想工作掌聲,但背後其實付出的可能是經歷好幾百場失敗的面試,想想我們是否曾因為一場面試表現不好而自責不已?是否腦中想著當初這個問題我這麼回答就好了?
即使可能不被錄取,也要去面試!
最近因疫情大多面試都改為線上面試,有別於工程師會考一些硬實力的解題考試,所需面試時間比較長一些,而內勤職務像是採購等供應鏈管理職務,面試通常比較偏聊工作內容、專業、及軟實力的部分,所以一場面試大概落在30分鐘左右。
我的一位朋友Crystal面試了一家世界前幾大品牌廠的供應鏈管理職務,她花了一整個禮拜準備英文面試的自我介紹及簡報。雖然面試完她知道自己不一定會錄取,但她沒有懊惱與挫敗,對她來說卻是一場收穫滿滿的面試。
從面試過程中她更了解該職務可能要求要較多與供應商談判經驗,透過問答面試官也分享她認為一個好的供應鏈管理者須具備的條件,相對來說,這些Crystal或許現階段還缺乏,但從面試經驗中卻更了解職務內容、市場需求動向,讓Crystal未來可以調整策略來準備下一場面試。
先預想即使沒有錄取,你想從面試中帶走什麼?
試想奧運選手出發參賽可以增加國際賽事經驗、了解世界各路對手在運動最高殿堂的策略等。我們通常都為了「錄取」而準備面試,你是否有試想過,即使有百分之八十不會被錄取為什麼我們還要去面試?我們希望從面試中獲得什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準備這場面試呢?或許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思考,
增加面試經驗未來更能展現十八般武藝
如果在該領域還沒有太多面試經驗的狀況下,增加面試經驗何嘗不是一件壞事,可以多方面知道該領域面試官會問何種面試問題,會重視哪方面的技能,之後可以再朝這方面練習準備或是練習面試應對。
了解自我市場身價更清楚未來職務方向
很多工作在人力銀行網站上的職務敘述或是面試前不一定會講明月薪、年薪,透過面試了解該領域、企業、甚至自己的工作職務大概薪資落在哪一個範圍,市場對於該職務的需求是否僧多粥少競爭激烈,還是市場上人才難尋,對於自我身市場身價可以有近一步了解。
了解該企業的組織找到自己喜歡的公司
很多公司企業會透過面試機會介紹該公司的內部福利、員工教育訓練等等,可以透過此機會了解找到你更喜歡的企業或是符合你期待的文化,在「你有什麼想問」的關鍵問答環節問對問題,加以了解該職務相關的細節、公司內部團隊文化。
該如何準備這場不會被錄取的面試?
確認面試的目的
仍要清楚即使可能不被錄取,也要讓這場面試是有目的的,如果沒有目的就好像只是浪費自己30分鐘的時間而已,我們不是要變成什麼公司或什麼職位找我們我們都一定要去面試,而是評估該公司或是職務是自己「有興趣」想要了解的、想要挑戰的,確立想要面試的目的才是準備的第一步。
寫下要問的問題
前面提到要在面試最後一關「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嗎?」時,絕對不能說沒有問題,而這些問題是完全可以提前準備的,例如:想了解為何有這個職缺、該職務的挑戰性發展性、公司團隊成員人數、合作模式等等,準備一套標準問題公式達到面試的目的。
策略性準備不同應答方式
針對不同面試可以先準備不同的配套組合,例如面試常見的自我介紹、優缺點、工作實例等,可能重點放在個人能力或是經歷的闡述,或是不同的優缺點舉例(例如細心、善於溝通、時間控、個性急躁等),各項回答後觀察對方給予的反應是什麼,是否符合她對於這個職務的期待,對於未來的面試就可以再做策略性調整。
為將來所做的最好準備,就是把每一場面試做到最好。
不會錄取的原因百百種,如同Crystal面試完知道自己的經歷其實並不適合這個職務,但仍可以從面試中收穫更多資訊以利調整或填補自己的不足。
這些都是在面試中成長最好的養分,讓我們可以增加經驗、了解市場職缺需求以及各公司組織文化等。雖然心中可能有一絲錄取的期望,但是我們已經盡力了,從而更清楚面試目的、準備好一系列問題及應答策略,馬上要開始準備下一場面試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